今年住院大病報銷力爭達70% 最高支付額為人均收入6倍
三部長算賬:醫改的錢是怎么花的
本報記者 劉世昕 白 雪
在今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財政部副部長王軍表示,2009年,國家決定用3年時間完成醫療衛生方面的五項重點改革,預計全國各級財政要新增投入8500億元。3年過去了,這期間,全國財政在醫改上新增投入11342億元,比原來預計的還多花了2842億元。
醫改的錢是怎么花的?與會的三位部長從不同角度,給老百姓算了一筆賬。
王軍說,首先,“硬件”上給的錢多了。比如由發改委安排的基建項目共530億元。此外,“軟件”投入如隊伍建設、人才培養等,幾個部委加在一起有10項舉措,“每一項都是帶著錢的”。
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,過去三年,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險補助和對職工醫療保險制度補助達1068億元。2009年城鎮的職工醫療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增收了630億元,去年又增收了586億元。
人保部用這些錢干了什么事兒?胡曉義說,主要干了三件事。第一,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,2009年和2010年的兩年間,中國新增了1.14億人的基本醫療保障,“這是我們辦的最大的一件事。現在正在向著全民醫保的目標邁進。”第二,這三年間醫保雖然增收了,但增支大于增收,好處在老百姓那兒。第三,中央財政專項投入509億元,集中解決了800萬關閉破產企業的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這一歷史遺留問題。
胡曉義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說,要繼續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政策范圍內的報銷比例,今年要力爭達到住院大病報到70%左右;提高封頂線,農村是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,城市要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,最貧困的縣支付的封頂線也不低于5萬元,解決大病問題。
有記者提出,雖然各方面的投入都多了,但保障水平仍較低。比如,盡管2011年政府對新農合的補助從每人120元提高到200元,但這錢對看病來說并不算“夠”。
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,補助水平總體較低,這是由國情決定的,“我想說的是,新農合籌資水平雖然是比較低的,但它是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一個保障制度,覆蓋了8億多人。”
他表示,衛生部承擔這項工作,不僅要負責,更要考慮如何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。目前新農合建立了公開透明的監管機制,今年還要從行政、審計、信息化三個方面加大管理力度,使得群眾不僅能看得上病,而且能看得好病。
部長們琢磨著怎么給醫保花錢,得實惠的是老百姓。
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曾擔任安徽省副省長,力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。他表示,基層衛生機構的核心模式,是靠賣藥獲得的收益來補償醫院的運行。
這是中國醫院普遍存在的模式,藥品變成了賺錢工具,醫生成了推銷藥品的商人。安徽的醫改模式,正是為了改變醫院里錢的流向。孫志剛說,在打破這一模式后,“我到巢湖市廬江縣金牛鎮鄉鎮衛生院進行調研,一對老年夫婦患同樣的病、用同樣的藥,改革之前花230多塊錢,改革之后花84塊錢,老人家非常感動,非常高興。”
孫志剛深有感觸地說:“安徽組織醫改的時候,我們深感這是利益的博弈,涉及政府的利益、人民群眾的利益、醫院的利益、醫務人員的利益、生產企業的利益、流通企業的利益,還涉及很多方面的利益,你聽起來都有道理,綜合在一起又是互相矛盾的,在互相矛盾的情況下怎么辦?我們通過深入分析,認為唯有人民利益為大,醫改一定要使我國的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。”
說到這里,新聞發布會現場響起一片掌聲。